家居智能

文字大小

是土壤维持地球生命的关键

来源:先鋒視界时间:2025-07-24 02:14:59

导读

是土壤维持地球生命的关键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都明确了土壤环境调查任务的土壤重要性,文章结合现行有效的环境标准和规范,将土壤环境调查涉及到的调查的概内容进行全面、基础性的监测总结论述。主要包括:土壤环境调查流程、分析土壤环境监测、土壤监测方法与质量控制、环境土壤环境调查常见结论与报告类型等。调查的概 

引言

土壤是监测生态系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分析基础,是土壤维持地球生命的关键。2016年5月实施的环境土十条,即《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9年1月1日实施的调查的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都强调和明确了土壤环境调查、监测污染评估、分析土壤环境监测及重点监管企业管控等多项工作任务。本文从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调查角度对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及对应的综合评估报告类型进行概述。

1 土壤环境调查流程

1.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收集资料、工程分析→影响识别→确定评价等级、范围和内容→现状调查与评价→预测分析及评价→保护措施→评价结论。

1.2 土壤污染状况环境调查流程

以《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为技术指引,土壤污染状况环境调查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调查为第一阶段,主要完成资料收集、现场勘查、项目情况咨询等内容;采样检测、详细调查为第二阶段;风险等级判断和修复方案确定为第三阶段,最终出具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2 土壤环境监测

2.1 监测布点原则

以土壤环境评价为目的的,监测布点以土壤环境导则为指引,布点数量与类型视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表层样应在0~0.2m取样;柱状样通常在0~0.5m、0.5~1.5m、1.5~3m分别取样,3m以下每3m取1个样,可根据基础埋深、土体构型适当调整。

土壤污染状况环境调查监测布点以场地监测导则、重点企业用地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及地方性监测指南为技术指引。常用的布点方法有:

(1)系统随机布点法,适用于污染分布均匀的地块;

(2)系统布点法,可用于各种类型地块,尤其地块污染分布不清楚或污染区域比较大;

(3)分区布点法,用于污染区域布局无规律的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布点、采样深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初步调查一般对0~0.5m表层土壤进行采样,0.5m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判断采样,一般0.5~6m之间样品采集间隔<2m;

(2)详细调查需将地块划分为多个工作单元,每个工作单元面积按照标准需<40m×40m,如果地块面积很小,不满足划分工作的单元的要求,按照不少于5个工作单元进行划分布点;

(3)在产企业自行监测每个重点设施周边布设1~2个土壤监测点,每个重点区域布设2~3个土壤监测点,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监测应以监测区域内表层土壤(0.2m处)为重点采样层;

(4)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监测以企业为中心,在1km范围内,按放射状布设点位,点位尽量覆盖企业四周范围。采样点原则布设在农用地、绿地等区域,尽量减少对硬化地面的破坏。

2.2 监测项目确定

监测项目一般分为两种:(1)GB 15618、GB 36600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基本项目;(2)建设项目或地块自身生产工艺、原辅料、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等环节产生的特征项目[2]。

针对调查范围内设定的背景监测点,监测项目须包括标准中的全部基本项目+特征项目。

针对调查范围内已存在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的区域所布设的监测点,监测项目须包括标准中的全部基本项目+特征项目。

两种情形以外,可仅监测特征项目。

2.3 监测频次确定

基本项目:如果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评为一级项目的,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评为二级、三级的建设项目的,3年内有监测数据的,可引用该数据,不进行现状监测,但其监测数据必须满足项目要求,并明确数据的有效性。

特征项目:应至少开展1次现状监测;

土壤污染状况环境调查:属于结果调查类,分为初步调查、详细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等纵向结果频次调查类;

在产企业土壤自行监测:1次/年;

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调查:根据管理要求确定测定频次。

3 监测方法与质量控制

3.1 监测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选择原则:(1)执行标准推荐方法;(2)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3)自选上述以外等效方法。

一般标准推荐土壤测定常见方法包括不限于:

(1)pH选用电极法;

(2)含水率、有机质、土壤密度、水溶性盐等表征土壤物理特性因子选用重量法;

(3)其他无机化合物选用滴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4)金属化合物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冷原子吸收法、滴定法等;

(5)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类、联苯类、石油烃选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6)二噁英选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等。

3.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以《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为依据,需从样品运输、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处理、检测方法确定、实验室内部、外部质量控制等七个方面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形成质量控制报告。

4 土壤环境调查常见结论与报告类型

当(1)测定土壤污染物含量≤风险筛选值,一般可认为土壤污染风险几乎不存在;(2)初步调查阶段测定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风险筛选值,应以场地调查导则为技术指引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详细调查;(3)详细调查阶段测定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风险管制值,应以场地风险评估导则为技术指引,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确定污染程度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4)详细调查阶段测定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风险管制值,一般可认为土壤污染风险较大,对人体健康构成损害,必须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风险筛选值、风险管制值定义和具体数值见GB15618—2018、GB36600—2018)

一般根据调查目的常见的评估报告类型包括不限于:(1)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2)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3)污染地块风险评估报告;(4)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方案;(5)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6)重点监管单位涉及的土壤评估报告有: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调查报告;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监测报告;隐患排查报告;自行监测报告。

5 结语

土壤环境调查项目运行必须重视:(1)水文地质调查与分析,并以专业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作为附件支撑,更有利污染物迁移转化分析;(2)必须掌握关键地图软件、制图软件以及土壤预测软件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工管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检测土壤电感耦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北部战区总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东莞市人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江阴市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邯郸市第一医院
潍坊呼吸病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
青海省人民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淄博市立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无锡市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安徽省胸科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粤北人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唐山工人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上一篇: 伤感故事催泪小漫笔感情语录少篇文章2024年3月28日

下一篇: 怎么才能让自己喷泉(怎样才能成为喷泉)